政府改革
政府改革,係指政府在道路安全方面所做的規劃、宣導、管理等不足所需之改革,因政府規劃或管理與設置不足或缺失,將導致車禍機率增加,影響交通安全,因此政府有責任將車禍發生之因素,納入政府相關規劃、管理、設施等項目所導致的車禍因素,加以探討研究並積極改善,如此即可有效降低車禍發生機率。
交通醫生:「公車推撞釀死傷」之省思 2024.11.17
2024/11/17最新補充,關於「公車推撞釀死傷」,我們該究責後方肇事公車駕駛,但相關單位難道都得等「發生事故」之後,才來究責?才來反省嗎?
依新聞報導提到「肇事駕駛開車習慣差」即可看出,肇事前早已發生「危險駕駛」的情況,會肇事只是遲早的問題……
所有「交通行為」,只要能落實「交通素養」,則一切交通秩序就能恢復,即使有事故,也能降到最低。
依本件交通事故為例,能夠改善的狀況:
1.前車是否不只是停車察看,而是確實先踩住剎車(以避免後車推撞)
2.紀錄整個駕駛過程,並作為審核評鑑依據(例如本件:其他駕駛反應,卻未能落實不良駕駛行為改善的問題。但更關鍵與重要的是「駕駛素養」與「技能提升」,否則素質差的駕駛,狀況一堆,再怎麼要求、費力輔導,其成效可能極其有限。另外,當今反應、評鑑機制過於冗長,應研究能夠立即有效的改善模式…)
3.建立多車輛狀況之因應規範、因應技巧(不只是規定,更應具體的行動落實)
4.尖峰或特定路口或路況,應安排人員指揮(增加交通安全人輔導與指揮人員,看似增加人事支出,卻能更有效疏通並改善交通危險與混亂之狀況)
5.改善全民交通素養,以及駕駛素養提升(其中應導入「行為科學」的運用,確實改善不良的交通習慣)
6.由中央統籌建立「交通改革整合與智庫」,並協助地方落實「交通因應組織」,以確實輔導並改善舊有的「交通體制與組織」(例如:客運業者、交通局公車管理等單位之輔導改善,而不只是要求改善,畢竟業者的專業與資源有限,透過由上整合來協助各單位與個人的提升~以醫療院所的輔導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協助改善機制)
7.整合公車駕駛、公車營運、公車搭乘需求、公車文化(研究更好的運用公車的模式),讓大眾更有效運用公車(與相關交通資源),而不只是被動的等大眾來使用。
(以乘客為例:乘客對駕駛的態度方常重視,因此必須提升「駕駛溝通話術」,並協助公車駕駛處理基本的問題,其他非駕駛責任,應明確透過「客服系統」來協助,避免「將無形的責任全推給駕駛」。再來就是提供更多「乘客搭車體驗」,其實就是以各種型態的乘客為典型,作為其他乘客搭車與效法的榜樣,同時等於告訴乘客,遇到這些典型狀況,應如何尋求協助或處理;而不是像當今只能夠過1999反應表面問題,卻長期以來沒有專責人員去「協助駕駛分攤責任」與「教育乘客」如何配合與處理….)
8.統整公車駕駛訴求(包含駕駛人的經驗與希望的協助)、統整乘客需求、導入科技與APP、建立更友善的公車服務(不能只是載客,而是提升服務態度,但態度與壓力相關,因此協助駕駛處理乘客問題與公車排班等問題,才能確實降低駕駛壓力的癥結….)、導入公車大使(公車志工)以協助駕駛及乘客的溝通及狀況記錄與問題處理、創造「公車新文化」(如果沒有文化,那只是交通工具或機器,但有了文化,就能對公共運輸改觀,但要有怎樣的文化,就必須在初期,刻意營造,然後大家就會在潛移默化模仿與習慣,就能變成一種更好的公車文化與互動關係,反之當今人與人關係緊張,沒人主動發起或帶動,變得更緊繃與敵意….)
9.究責駕駛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就像小孩不教、或放給不懂教養的家長,那麼小孩犯錯在歸咎家長,是毫無意義,因為即使政府有資源與專業都做不好了,更何況一般人忙碌工作、又缺乏教養專業的家長,如何有效教養並改善孩子的品格與生活能力呢?所以,當小孩做不好,不是把問題丟給家長(如客運業者),而是協助了解並積極協助改善(要求相關業者導入「駕駛提升」的輔導與關懷機制),並先找示範,然後落實與成熟後,再推廣運用至所有業者。
10.透過APP與乘客建立溝通與引導(告訴乘客、建議乘客、教育乘客、培養乘客….),加上有效的公車資源調配與運用,就能更精準掌握公車狀況,但公車掌控只是針對公車與乘客,還必須掌控路況與其他,才能建立更完善的「交通系統」,例如:改善公車停靠站與離站的規則(特別是眾多公車要提靠時,乘客又眾多,該如何更有效掌握在更短時間內讓公車安全進入與離站?)
11.當所有問題糾結在一起,往往不知如何著手進行,導致「程序錯誤」(例如:先要求駕駛注意與改善,卻不先檢視整體環境,對公車駕駛不利,包含:不當的排班以所降低人事成本、不去協助教育乘客,導致許多奧客影響駕駛、不去整合釐清問題,導致所有問題都是駕駛的問題、不去協助乘客運用APP,再藉由系統後端將問題分散由其他單位與專業協助、不去建立公車行駛進出站的規範,導致混亂與難以掌控的狀況天天在各地發生…..)
12.調整預算與資源運用來改善「交通素養」:避免再延續傳統思維與體制(避免再以交通工程或預算導向),而嚴重忽略「教育與素養」的建設與維護,導致人民持續對交通「一知半解」,等於盲目憑直覺(不良的交通認知與習慣)在騎車與開車,而行人的交通安全意識同樣薄弱,導致許多行人不遵守號誌與交通規則。
PS.當一個習慣違規的人,通常一路違規,所以一天不改,就存在一天的交通風險,若一群人都存在風險,就會造成整體交通事故與混亂倍增,所以當今「交通管理」停滯在「等違規被舉發才處罰」,而處罰也僅止於違規罰款及到流於形式的「道安講習」,根本無法解決「交通素養」(對交通無知)的問題,因此現在迫切需要提升並重視「全民交通素養」,因為一天缺乏,就會導致交通事故的風險增加。
(更多狀況與問題,請參考以下之前整理的內容)
害死婦稱”失憶”! 23歲女運將遭直擊聊天大笑 推撞公車釀死傷! 肇事女運將爆”開車習慣差” 2司機過失致死罪送辦 │三立新聞台
新聞事件省思:屢遭投訴!基市公車處啟動神祕客 評鑑駕駛提升服務
陳站長:高雄也有「神秘客」,但似乎改善有限,因為並非單純「公車駕駛」的問題,有時是乘客、有的是管理缺失、有的則是時刻表時間設定不當、還有公車站違停問題影響乘客上下車安全、另外還有手機查詢公車APP程式常當機、公車站新增與移除公告不確實導致民眾久候才知、公車定位不準確…..加上之前疫情,造成疾病傳染壓力、乘客不依規定戴口罩、同時有部分司機疑似被乘客傳染,導致工作必須轉由其他司機代班,最終造成過勞、或缺班與誤點、乘客將諸多問題歸咎駕駛…..,但事實上,公車問題頗為複雜,若這些問題不改善,再好的司機也難為。
以下列舉常搭公車,遇到的狀況與改善建議:
一、公車改點不友善:
因大型活動、道路施工等因素封路,進而臨時改點,卻不合理、未及時公告。例如:蓮池潭萬年季,紅35路公車不只改點,還誇張跳過眾多車站不停靠(大約超過2公里),然而實際上另一班公車(301)卻有行駛該重疊路線(意思就是公車可以走,紅35卻不規劃,導致乘客錯過蓮池潭附近的車站後,要多走2公里)且不只一年,印象中至少三年,即使第一年就反應,卻硬是不改。(第一年發現時,剛好同車乘客中有外國人、老人家,因此被載好遠都不能下車,直到超過2公里外,困惑下車,一臉茫然。)
PS.按理:大型活動封路,應讓公車可以通行,間接作為接駁,而不是強迫公車繞遠路。(乘客一時不會去查詢或注意,會造成極大不便,尤其是老人家、外地遊客。另外,改點時應盡量在附近設臨時站,否則下一站設在一公里外,真的太誇張,一點也「不友善」,駕駛幾乎也不會主動告知,甚至不知如何告訴乘客狀況,表示業者從未了解狀況,所以一整個「狀況外」,明顯都是「大眾服務門外漢」,才沒人去改善類似問題。)
二、公車時刻表問題:
公車時刻表,是乘客安排時間與準備搭車的重要依據,如果無法依照時間靠站離站,將影響乘客其他時間與體驗。… 繼續閱讀
「違規處罰」不能根本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越弄越糟!
交通失序與交通秩序:
交通失序:指當今交通亂象,包含違規、龐雜的交通環境與政策….。運用「交通違規處罰」作為改善「交通安全」問題,不但無法改善「違規行為」,反而「增強違規行為」(根據行為科學研究,處罰會帶來「負面增強」效果)。特別是「違規行為」是因為對「交通法規」一知半解,加上複雜的交通環境,更讓人民難以遵行。因此「處罰」無法讓人民因此「了解交通」,反而會陷入「獸性狀態」(「獸性狀態」:本能的逃避,戰鬥等非理性的反應,請參考「部落領導學」一書)。
PS.網路普及造就媒體訊息呈現「負面的交通訊息」,導致人民本能觀看,進而從潛意識模仿(學習)錯誤的交通行為,因此如何「改善交通」,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改善媒體訊息」,因為媒體具有「潛在教育」的影響。
交通秩序:包含容易理解的交通規則、環境,且政府相關單位統整一致的交通認知與管理原則(參見「黏力」一書中的「指揮官意圖」及「部落領導學」一書中的「多項改善策略」)。
花大錢做「交通工程」,並無法改善「交通違規」行為,對交通亂象,幫助極為有限:
顯見「交通改革」並非「傳統交通人」的專業,因為改善「交通違規行為」的關鍵在「行為科學」,否則採取「傳統交通違規處罰」,只是在用「強權壓制」,無法根本解決「一知半解的交通認知」,可以說人民的交通認知,只有小學程度,但交通環境龐雜專業,沒有高中程度,恐怕難以理解與適應。
找到改善「交通違規」的關鍵,「交通狀況」必能「從混亂導向秩序」~
改革交通,關鍵在「交通素養」(自律,與認知)的提升,不去改善交通素養,其他再多的改善、再嚴厲的處罰,都難以解決「違規行為」問題,因為交通違規者並非「故意違規」,而是交通整體環境與規範太龐雜、未能及時導正(違規習慣),最終讓全民陷入更複雜、更情緒化的僵局,以致「交通衝突」臨界點,隨時在各地爆發……。
以「個案輔導概念」導入改善「交通違規」為例:
如何有效改善「交通違規行為」,可導入「個案輔導」的概念:
採取專業手法,避免傳統「違規舉發處罰」流於形式的機制。
「個案輔導」運用在改善「違規個案」:
1.先診斷「個案」的交通狀況:
包含診斷個案交通習慣、交通履歷,即可很清楚看到個人的「交通狀況曲線」,也就能徹底了解「個案的整體狀況」(絕對不是傳統籠統的「交通違規紀錄」、傳統的「交通管理處罰機制」能夠比較的)。
其中,「交通習慣」,絕對不是「個人陳述」那麼簡單,因為當今缺乏「交通素養」,所以其陳述根本沒有什麼「改善價值」,因此必須導入「科技工具:行車紀錄系統(包含:影像、駕駛系統、行車動態等紀錄)。
2.根據「交通狀況」(病因),對應「交通處方」:
逐步建立「交通病因」,以及「對應的處方」,就能更有效、及時改善個案狀況,並避免再發生。
3.運用行為科學:
人去控制車輛,而人的行為受到大腦掌控,因此大腦裝了什麼?記憶與經驗都是「行為科學」的核心,若不運用「行為科學」去了解「為什麼會有違規行為」,那麼採取傳統的「違規處罰」,將無法有效根除違規行為,甚至會造成「反效果」(根據研究:處罰會造成「負面增強」效果),至於其他「行為科學」的運用,將更人性化、更容易被接受、因材施教、被理解與關懷的正向管理、改善機制。(另外可參考:小習慣、神經可塑性….等書提到的技術)
4.運用科技工具:
傳統紀錄無法呈現完整與關鍵問題,因此必須確保「個案診斷」的病因(違規或缺乏哪些交通內涵),而診斷、紀錄個案的「交通行為」與「車輛動態」,才能確實了解「個案交通狀況」,也才能夠提出精準的「改善方案」。科技工具,不是「違規取締設施」,而是「交通行為偵測」,找出「缺失行為」,才知道「個案」有哪些「缺失」,然後彌補改善。
現在人手一機,透過「交通APP」,能夠做到「科技設備整合運用」,如整合行車紀錄器、駕駛行為紀錄、行車狀況記錄、交通設施狀況記錄等。
5.交通管理系統建立與運用:
有了科技輔助,就能解決「人為無法做到的事」,特別是當今人車眾多、個別認知狀況複雜,導致交通行為更難以掌控。因此導入「科技管理」,讓人民逐步熟悉「運用工具」,才能確保精準、專業、可信賴、充分且即時的訊息與服務,讓管理層、民眾都能輕易掌握「交通資訊」、學習「交通規則」、熟知「交通狀況」,就能確保整體「交通安全」。
6.輔導改善媒體訊息:
紛亂的網路媒體訊息,間接影響「觀眾認知」,讓政府更難以規範及管理,甚至造成誤導。
例如:正確做法應是學習交通法規、依法判斷處理原則,而不是教導「如何避重就輕的陳述以規避警方調查或法律責任」。
另外,因為媒體具有「潛在教育與影響認知」,所以媒體自由應先建立在「媒體素養」,其中若報導交通,則應先具備「交通素養」之上,那麼政府要做的不只是被動的等檢舉才去調查處置,而是主動積極協助民眾與媒體提升,讓廣大的媒體能協助正向發展。
陳站長:台灣可以做「世界交通典範」
而不再陷入低端思維困境,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台灣交通亂象,建立系統與經驗後,更能提供其他國家改善交通問題~
「交通典範」要做的就是:
1.提升全民交通素養
2.改善交通設施
3.改善交通管理機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