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分享>失業問題 比你我想像嚴重(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90秒看真相/台灣青年失業問題 比你我想像嚴重」
台灣青年失業問題,比你我想像還要嚴重?和OECD國家相比,台灣年輕人找工作的困難度,僅次於義大利。為什麼台灣青年失業問題那麼嚴重?我們該如何搶救失落世代?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2929
.該如何解決台灣青年失業問題?請上天下網站,看網友還有專家的精彩討論:
真相一、「國際級」的青年失業率
真相二、景氣好轉,大學文憑續貶
台灣青年失業率相較其他國家為什麼特別嚴重?又該如何面對?
病因一、高教失策 消滅技職變大學
病因二、職場與預期落差 寧願失業
病因三、「派遣工」缺乏保障
陳站長:
失業有許多原因,並沒有真正被重視,而一再地以「學歷」或「薪水」導向來看問題或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無法根本解決。
另一個關鍵狀況是「不安的環境」造成不安的觀念與行動
例如:詐騙盛行,使得人們在求職的時候被騙(特別是剛進入就業市場的年輕人),同時也使得許多領完退休金的人,瞬間失去財富,甚至失去生活的經濟基礎。間接讓人們開始產生「不安與不信任」,這樣的思維與觀念,嚴重影響基層學習與接受管理指令(也就是基層工作者,變得不再那麼聽話,同時該工作也不是唯一,如果不爽就換工作、如果理念不合就換工作、如果老闆或主管要求太多就換工作….這樣反向也會影響企業老闆與主管看待求職者,因為擔心教導後與培訓的人才,好不容易用心養成,卻因為一句話就不做了,讓企業不再用心培訓基層,同時也變得疑慮,擔心下一個求職者,會不會又待不久~)
政治與政策是影響與改變的關鍵
如果政府相關單位對就業與經濟無法全面了解,同時也不熟悉勞資彼此關係及影響,那麼決策就可能造成深且遠的影響。
特別是當今企業普遍「不健全」(也就是企業的創設,並沒有嚴謹的審核把關,更沒有培植完善的企業機制,讓人民自由發展,結果品質與素質難以預期,後續也難以管理。)
因此,改善整體經濟與就業市場等問題,必須先理解這一點,再反思「改革重點」,也就是「健全的企業體質」才是改革的關鍵。
「健全的企業體質」是指什麼?
如果把企業想成「一個健全的人」,就很容易理解,也就是一個健康的人,需要什麼,那麼企業就需要什麼。
企業也需要食物、需要關懷、需要幫助….企業也會生病看醫生、需要去創造產品,然後獲得回饋。
但當今企業體質缺失頗多,大多企業的創設,僅靠創辦人的片段經驗就開設公司或商店,往往在缺乏管理能力、缺乏產品行銷能力,讓草率的創業,在剛開始就花了一大筆錢,然後才真正開始領悟與學習(這就是為什麼說「經驗是最貴的學校」),等到沒錢了,只好關店,重回就業市場,甚至只能打零工或領救濟金度日,有的更可能因此去犯罪。
那麼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改革?
如果一開始就健全(如同優良的基因概念),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問題,而使得日後耗費更多社會資源,卻還是無法有效改善。
若一開始,就重視「實務經驗」,同時創設「實習工作模式」(並非當今不成熟或偏頗的實習模式),也就是應具備一些要點:
1.企業必須為「健全的社會企業」(並由政府審核及提供相關協助,使其健全,並成為其他企業學習的典範)
2.企業醫生的培育及推廣(由政府或民間社團成立,並彙整相關病因與經驗,讓受訓的「企業醫生」,有更多實務經驗與診斷能力,同時也了解有哪些「改善方案」與「資源」可以轉介與協助,才能根本了解與改善企業體質,使其健康,否則只是舉發與處罰企業,只會使企業面臨壓力而潰散…當然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讓不良的企業撤銷解散,或者整併,集中協助與輔導改善~)
3.設立「商業智庫」,提供各種企業所需的基礎教育、諮詢解答等服務,讓企業不再不敢問或不知道錯誤在哪裡,同時在以上有了「企業醫生」的輔導之後,漸漸能夠透過「商業智庫來自我學習」,不但可以使用最少資源,並且能夠產生最大效益。
4.「商業環境規範與管理」,確保良好的環境,才能讓其中的企業能穩定生存,其中包含:避免放任式的自由競爭(例如:計程車、遊覽車、民宿、飯店爆量,最後品質低劣、投資血本無歸….顯見發展需要「總量管制與積極規範輔導」)
5.回歸正向循環(建立永久的商業環境規範管理模式),不再盲目放任「自由」(看起來自由很好,實際上卻充滿問題與衝突,同時讓許多不成熟的狀況衍生更多問題,找出共識與可長可久的「最大成功公因數」,避免偏頗不成熟的決策,也才能期待未來改革的希望)
文/陳站長 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