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賀的超級阿嬤」貧窮卻充滿樂觀的生活智慧

日劇《佐賀的超級阿嬤》趁年輕,強烈建議看一看的勵志片,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E3oWX-vRLc
日劇解說(片長30分鐘)超過353萬觀、4.5萬人按讚、3千則留言回應….
這部電影,不僅讓老一輩回憶過往艱苦的生活,也扭轉人們對貧窮的態度,尤其是當今「富裕的社會」,反而讓人們變得更脆弱、永遠無法滿足的慾望….對比單純的那些年,簡單的一個麵包、想像遊戲,都能感到幸福,還能經歷多年後,不斷地回味無窮。
這部影片,描述有關作者阿嬤的勤儉持家,如何在經濟窘迫的貧困下,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利用環境資源,獲取生活所需(例如:在綁著磁鐵,邊走邊吸破銅爛鐵,路就沒有白走了….還有,利用竹竿放在小河,就可以攔截木材樹枝、被丟棄的蔬菜、更種東西….)
出生不是我們可以決定,但觀念卻可以影響我們的生活態度,更可能影響我們的未來…..如果不是片中阿嬤的積極樂觀、生活智慧,我想作者也不會有後來的成功,並改編成電影,影響更多人。
《佐賀的超級阿嬤》是日本作家島田洋七的autobiographical novel,講述了作者小時候在佐賀鄉下與外婆一起生活的溫馨故事。
故事背景設定在二戰後的日本,主角昭廣因家庭變故,被送到外婆家寄養,與生活簡樸卻充滿智慧的外婆共同生活。
書中描寫了外婆獨特的樂觀生活態度,以及她如何在物質匱乏的環境中,用智慧和愛豐富了昭廣的心靈,也讓讀者體會到即使生活困苦,也能活出精彩和幸福的哲理。
作者生平:
島田洋七生於1950年的日本廣島縣。1949年父親在美軍在廣島市投下原子彈之後,一個人回廣島,因當時仍有輻射污染而得了原爆症,數年後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島田洋七曾寄住在其他阿姨的家裡。後來他的媽媽在廣島市原爆紀念館旁邊開了家居酒屋撫養他與他的哥哥,他與哥哥租住在媽媽開的居酒屋附近,一間六個榻榻米大小的公寓。因其年幼,非常依戀母親,故其在上小學後會在三更半夜溜出公寓到媽媽開的居酒屋。其母非常擔心,於是與洋七的阿姨進行了一個秘密計畫。洋七的阿姨在洋七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來到廣島照顧洋七,後來洋七的媽媽在跟洋七的阿姨送行時偷偷將洋七推上火車,由洋七的阿姨將洋七送到在佐賀的外婆家由外婆撫養。
洋七的外婆德永紗乃(今川仲秋的後裔)是個樂觀的赤貧階級人士,在洋七住在佐賀的八年間辛苦撫養洋七長大,洋七長大後將這八年間的事情寫成《佐賀的超級阿嬤》、《佐賀阿嬤 笑著活下去!》與《佐賀阿嬤的幸福旅行箱》。他在期間就讀佐賀市立赤松小學校與佐賀市立城南中學校,是城南中學校的棒球隊長,後來因獲准以公費生的名義進入廣島的廣陵高校而離開。
